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周唯轶 通讯员陈华章)日前,古林粮库所有单体建筑已结构封顶,正准备智能粮库项目招标工作;洞桥粮站所有单体建筑也已完成基础结构……
推进粮库建设,是适应粮食产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趋势,也是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粮食产业面对“新手上路”的崭新局面,从无到有,起步顺畅。
记者从区商务局(区粮食局)获悉,今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16.5万亩、总产约7.5万吨。全区内粮食产业经济基础扎实,聚集了梁桥米业、米氏实业、五龙潭芽菜、英博啤酒、金豆饲料等一批省、市农业龙头和骨干企业,拥有“KKK”、“AAA”、“米氏”、“新潮”等省名牌自主商标。
维护区域粮食安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必不可少。目前,全区落实地方储备粮3.22万吨(包括储备成品粮1200吨)、储备油130吨,建立应急供应网点26个,其中16个为区“放心粮店”、5个为山区供应点。
“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我区粮食产销关系和流通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已成为缺粮大市下的缺粮大区,自给率仅为30%左右。”区商务局(区粮食局)副局长卢其能表示,根据粮食产需缺口的状况,我区通过发挥商贸强区优势,努力促进“粮田外延、粮仓外扩”,支持骨干粮食加工经营企业拓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合作,向东北、江苏、安徽等主产区引进粮源。
“与此同时,我们支持和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发展,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卢其能表示,目前,区内骨干民营粮食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近几年,梁桥米业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000余万元,日大米加工能力达到750吨,年加工经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并创办了“宁波网上粮食市场”,年交易量达到40万吨;米氏实业通过技改投入,实现整体搬迁,开展大米精深加工,进一步提升了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推进粮库建设,才能“广积粮”。我区采用“置换变现一批、待置保留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集并新建一批”的方法,全面实施粮库(粮站)工程建设规划,盘活资产资源、优化网点布局、提升仓储条件、改善粮站面貌,着力推进古林粮库和洞桥粮站工程项目:位于古林镇蜃蛟村的古林粮库总仓容为22800吨,目前所有单体建筑已结构封顶,管理用房墙体砌筑完成,预计于今年10月竣工;位于洞桥镇张家垫村的洞桥粮站总仓容为7800吨,目前所有单体建筑已完成基础结构,正在砌筑墙体,预计于2018年2月竣工。
“新海曙系统性粮食工作刚刚起步,硬件基础薄弱、现实困难较多,如何进一步推进全区粮食产业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区商务局(区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围绕“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目标,加强粮食流通调控能力建设和粮食系统自身建设,大力提升供给保障、设施队伍、经营管理等综合能力,确保地方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