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196

海曙新闻网

高龄党员坚持捐款不留名

    2017年09月26日 15:06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海曙新闻网讯(记者毛一波通讯员严裕成)“我想了想,前两天捐了1500元还不够多,这是1万元,希望可以帮助社区里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近日,一位高龄老人步履蹒跚的走到南门街道马园社区居委会,从口袋里拿出1万元现金交给社区书记张国芳,捐赠到社区的爱心基金账户中。

  “老人已经是连续三年捐款1万元了,今年还捐了两次。”张国芳介绍,问及老人姓名时,老人写上了“心愿”两字,他说常年来,他一直化名“心愿”进行捐款。

  老人告诉记者,他出生在四明山区,小时候就失去了双亲,为了养活自己,他12岁开始来回40里路挑担子,后来就参军了。也正因为自己的勤奋刻苦,原本一个字都不识的他在部队里被多次表彰。“我自己吃过很多苦,因为没条件读书,所以我就想着帮帮家庭困难的孩子。”老人说。

  20年前,报纸上一则关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一个孩子因为贫穷读不起书的新闻引起了老人的注意,他联系上报纸,并开始资助这个孩子,直到孩子长大成人开始工作。2008年,老人又从民政局了解到恩美福利院是专门收养孤儿的机构,于是他联系要对方的银行账户,以“心愿”的名义每年向福利院汇款2万元。老人也会抽空去看看孤儿院的孩子们,但并没有告诉院里他是那个爱心老人。

  爱心的脚步还在继续,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老人看到媒体刊登的捐助账号,二话不说“心愿”又去了1万元钱。2013年余姚遭受“菲特”台风灾害,老人跑到了红十字会,捐出了2万元。

  说起来到社区捐款,老人说,他也住在马园社区,周边不少老年人对社区里用爱心公益基金给困难家庭添助老设施的举措大为点赞,他也想为这些人群出一份力。就这样,每年,老人都会向社区捐款1万元。

  “我是一名党员,其实这些事都是应该做的,我们有这份责任去关心爱护困难的人群,我化名‘心愿’,就是希望可以帮帮有需要的人,这是我的愿望。”老人说。

本文来源:海曙新闻网 责任编辑:毛一波
分享到:
相关新闻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