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崔宁 通讯员葛俏超)“在博士后工作站帮助下,我们将海洋资源应用于健康产品领域的开发、推广和应用,目前已开发4款健康产品,待正式投放市场后,预计将带来千万以上的销售业绩。”1月10日,记者来到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谈及建站以来的成效公司负责人喜上眉梢。
博士后工作站是科研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把博士后工作站作为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使之成为助推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力量,为打响‘海曙创造’提供不竭动力。”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海曙共拥有博士后工作站25家,数量居宁波大市前列。其中,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处,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4处;累计招收进站博士后62人,目前在站29人,其中2021年度新进站16人。近5年间,博士后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超2亿元。
丰富外引内育,拉伸博士后工作站发展“广度”。近年来,海曙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开展招聘、供需对接会等,帮助建站单位引进专业匹配的人才,促进产学研合作内部循环;另一方面建立与镇(乡)街道、园区特色产业匹配的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体系,聚焦产业化特色发展,如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和工业互联网这两大海曙特色优势产业,鼓励雅戈尔、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相关龙头企业及研究院所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推动产业提质发展。
扎根本土产业,培植博士后工作站发展“深度”。“我们与宁波大学、东华大学、四川大学等省内外高校流动站建立良好联系,使之与区内博士后工作站建立友好对接,在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长期合作。”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区人社部门完善精准服务体系,借此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构建结构合理、梯队明显的博士后人才储备梯队,促进学术交流和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宁波市政集团在去年8月建站后,在区人社局牵线搭桥下,与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展开合作,首位进站博士后马佳星立足于公司重大项目建设,紧跟时政与行业热点推出研究课题,有力填补企业在高层次人才缺乏、技术人员研发创新能力薄弱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通过博士后工作站,在培养人才、提高研发水平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企业还通过了浙江省省级重点农业研究院认定。
提振发展信心,加大政策服务扶持“强度”。近年来,海曙区先后出台“菁英汇海”等政策,博士后工作站的科研经费、培养经费的资助力度不断得到提高,极大地促进企业打开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同步提升政策兑现力度、速度和准度,目前累计发放各类博士后工作站相关补助900余万元。此外,积极帮助博士后解决有关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减少人才后顾之忧。
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海曙将继续坚持学与用互动、产与研贯通、科研成果与经济社会连接,为海曙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同时抓好各项举措落地落实,更好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方面的作用,为海曙奋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区提供强劲人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