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9188390

海曙新闻网

科技下田头 政策暖心头

    2022年01月17日 09:19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日前,海曙区去年粮食生产总面积和总产量调查数据出炉,去年全年总播种面积14.84万亩,总产量1.27亿斤,小麦和晚稻单产分别为265公斤、522公斤。

  虽然受“烟花”“灿都”台风影响,但海曙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在逆势中仍实现年度总生产目标,还保障了众多农户的收入,这些都得益于海曙深挖潜力种植旱稻、加大粮食和灾后扶持力度、加强农技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稳产举措。

  农业保险减少灾情损失

  在集士港镇顺裕粮机合作社,“90后”农创客戴健铭想起去年台风仍然有些后怕,台风带来的大量雨水冲跑了自己饲养的七成红螯螯虾,父亲农田中的晚稻秧苗也尽数被淹。但庆幸的是,在台风来临前夕,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就与戴健铭签下保险合同,灾后及时的定损以及农技专家对晚稻秧苗的补救建议,极大地减轻了灾情带来的损失。

  近年来,海曙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险种逐年扩大,已将水稻、大棚、葡萄、西瓜、生猪等90个品种保险险种列入政府补贴范畴,由中央、市级、区级及乡镇财政承担绝大部分投保费用。其中,海曙区在去年全面推广早、晚稻附加完全成本和收益保险市级试点险种,参保面积达到8.16万亩,占比水稻基本种植险99.2%。

  “海曙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已逐渐成为农业抗灾救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户自救、政府救助相结合,进一步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和韧性。”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农经科工作人员李斌介绍。据统计,去年海曙区开展险种56个,同比增幅14.2%。

  创新种养模式增产增收

  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为粮食减损增收助力。自2017年开始,海曙区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站长孙健及其团队就积极开展绿色高产示范方创建,大力推广粮油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粮经轮作、水旱轮作、稻虾综合种养等新型高产高效生态栽培技术模式和农作制度,充分发挥“甬优”系列水稻等优质高产品种在粮食增产提质中的作用。其中,实行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亩均产值达到1.5万元,最高亩均利润达1万元以上。

  孙健介绍,2020年,海曙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该稻虾种养模式示范试点。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9个50亩以上的示范区,合计面积达1000亩,为农户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为保证稻米质量,孙健团队每年都会从各地引进30余个品种进行试种、筛选。付出得到回报,在2020年省好稻米评选中,海曙区选送的四个稻米品种,一个获得金奖、两个获得优质奖。去年,孙健也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深挖潜力实现扩面增产

  如何将增产增效与节水抗旱相结合,是摆在水稻生产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去年,海曙区章水、龙观、鄞江等地试种的500余亩旱稻顺利收割,增收粮食20多万斤。

  自2020年开始,海曙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动员乡镇充分挖掘粮食扩面增产潜力,大力引导农民扩种早稻、扩大双季稻、试种旱稻、发展旱杂粮生产。特别是在灌溉条件达不到水稻灌溉要求的农田恢复种粮属性,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同时,为了增加农户的粮食生产积极性,海曙区还加大规模粮油大户种植补贴力度。记者了解到,全区规模粮油种植按实际种植面积120元/亩补贴,其中早稻提高到180元/亩,连作晚稻提高到170元/亩,对达到要求的旱稻试点种植按照500元/亩进行补助。2021年共计发放规模种粮大户种植补贴资金1386.5万元,涉及补贴对象380户、补贴面积10.5万亩,发放旱稻补贴20.1万元。今年,海曙区将在去年的基础上,结合两非整治完成地块种植利用,继续扩大旱稻种植面积,充分挖掘本地种粮潜力,完善相关农业政策,在种粮保供的同时,继续实现海曙农户增产增收。(全媒体记者 张昊桦 通讯员 厉迪桑)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王杨乐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关键词:

海曙新闻数字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