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基础数据,探索农产品产地污染减量“海曙解法”。12月5日,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农技专家董作珍走进洞桥镇百梁桥村的一处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点,穿过金色的稻田,用烧杯从不同的径流池抽样,带回研究室检验。“很多农户不解我们保护环境为什么要做反复监测试验,但我们作为技术人员需要事实数据说话。”董作珍说。
占地0.54亩的试验田,共分12个监测小区,分别连接着12个径流收集池。“我们通过获取12个监测小区内地表径流样品,检测其氮磷浓度,计算试验田可能产生的污染负荷。”董作珍介绍,试验田采用海曙区典型的稻—麦轮作模式,采取四种不同的施肥处理方式。考虑到误差因素,四种施肥处理分别重复三次,所以是12个监测小区和径流池。“如果大量的氮、磷元素通过径流进入河道,会造成河水富营养化等情况,所以需要我们通过试验找出并改良农业源头污染减量的方法。”
董作珍和其他农技人员常常选择雨后采样。原来,通常稻田里的水低于田埂,大雨过后水会流出田外,作为“径流”进入径流池。农技人员会进行采样、化验、计算,最终从水稻和小麦的产量、生态环境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评估四种施肥方式,找出“最优解”。
自今年6月,洞桥镇百梁桥村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点设立后,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管理服务站就开展了持续性监测。接下来,待水稻收获后,该监测点还将开展小麦种植模式下的同步监测,继续采集径流水样以及土壤、作物样品,计算不同处理下的养分的利用量和流失量,持续为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量提供基础支撑。
(全媒体记者 张昊桦 通讯员 徐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