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鉴定市民的藏品。记者胡龙召摄
记者梅薇
在天一阁门口等着时,82岁的李文贤就显得有些激动。老人手里捧的,是他口口声声念叨的“宝贝”———六册古籍。这是老人第一次拿这些“宝贝”找专家鉴定。昨天,浙江图书馆古籍部研究员童正伦、天一阁典藏研究部的袁慧和李开升等专家坐镇天一阁,为市民免费鉴定古籍版本。这也是天一阁历史上首次举办古籍鉴定活动。
听说是道光年间的书,老人很开心
昨天下午,鉴定活动还没开始,李文贤就早早地在天一阁门口守着了,“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李文贤告诉记者,这些古籍是祖上传下来的。老人是江西人,40多年前回老家时,在房间一个角落偶然发现了这几册古籍。李文贤隐约觉得这些古籍有价值,于是把它们带到了宁波。
鉴定开始了,轮到李文贤时,他小心翼翼地从包裹里捧出这些古籍,记者发现,这六册古籍的纸张已经泛黄,部分边角也已破损,里面有几页还有明显的虫蛀痕迹。袁慧细细查看一番后,得出结论:“应该是清道光年间的刻本。”李文贤喜上眉梢:“那应该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一回总算是认清了它们的‘真身’。”袁慧说:“在民间,像这类道光年间的刻本确实不多见,还是挺有收藏价值的。”
一套清代医书,有乾隆皇帝作的序
市民余平衡带了两套古籍来天一阁鉴定。他告诉记者,这两套古籍都是他祖父留下来的医书,早年,他的家族也曾显赫一时,祖父是悬壶济世的名医,“这些书我都保存好几十个年头了。”最让余平衡得意的是,其中一套古籍上还有乾隆皇帝作的序。
袁慧仔细地看了这两套古籍后,对余平衡说:“这套书是石印本,上面虽写着光绪三十年,但看纸张,应该是清晚期的版本。”她据此推算,“很可能是后来再版的。”
鉴定完毕,余平衡一边仔细地包扎这些古籍,一边跟记者说:“其实我们祖上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东西,不少都流失了,可这几套医书完好地保存下来了。以后,我还想留给自己的后代,希望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一套《连环图画三国志》,价值数万元
昨天下午,当一套《连环图画三国志》摆在童正伦面前时,童正伦眼睛一亮。
这套《连环图画三国志》共有6本,是民国初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虽历经近百年的岁月洗礼,但古书上的字迹和图画依旧清晰。对于这套书的来源,特意从余姚赶来鉴定的王先生并不愿意透露太多,他只说“这套书是我父亲买来的。”
“像这类连环画现在确实不多见了。”童正伦为这套书估了估价,“起码几万元吧。当然,还有更大的升值空间。”专家的话让王先生吃了颗“定心丸”,他赶忙把书揣于怀中,满脸笑意,匆匆离去。
整个鉴定活动结束时,袁慧告诉记者,此次市民送来鉴定的古籍有“两多”,一是清末民初的版本多,二是医书多,这跟宁波历史上名医辈出有关系。”但是,袁慧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人送来鉴定的一册道光年间的刻本,里面竟有普通纸修补过的痕迹。这样做,只会降低古籍的文物价值。古籍有破损,还不如原封不动地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