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张黎升 贾茗喻)1月24日,双杨村改造村民安置房施工现场,一辆运送建筑垃圾的车辆正在工地进出口接受冲洗机的清洗。为将中心城区扬尘污染的影响降至最低,海曙区住建局积极落实多种防尘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整治各项扬尘污染,指导辖区各施工现场降尘控“霾”。
据了解,目前,区住建局承担的20余个在建项目施工场地,均已对作业场区主要道路和加工场地进行95%以上的硬化,在主要施工场所使用洒水车降尘,在局部场地进行绿化。
记者看见,在气象路2号地块的施工外围,设有2.5米高的硬制密闭围档;工地每个出口处都装有车辆清洗设施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每辆运输车辆均要在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走进施工工地,一些堆放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散装物料,在其周围均设有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拦,散装水泥均用砖砌围墙进行封挡,建筑物主体工程的脚手架外侧也使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一个巨大的封闭式砂浆搅拌机正在搅拌建筑泥浆,搅拌机的四周已经过泼水处理,扬尘不多,有着10多年施工经验的李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封闭式砂浆搅拌机已经基本取代了以往人工搅拌水泥的方式,“人轻松了,工地里的扬尘也少了。”而在建筑物上运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的时候,施工人员也都采用袋装密闭并通过井架、塔吊等方式清运,工地上基本看不见工人们高空抛掷、扬撒的情况。
“若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项目竣工后30天内,施工方都要及时平整施工工地,清除积土和堆物,尽可能减少扬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