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新闻网讯(记者张黎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6.1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71.6%,去年海曙经济转型升级取得长足发展。然而在喜人成绩的背后,不少代表亦洞察到了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短板”,在2月4日召开的海曙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经济转型升级座谈会上,8位代表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有建设性的意见。
“企业转型到底转什么?不是生产一个新商品就好了,更要考虑这个商品未来的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人才、技术等多方面,只有各环节都转型升级了,企业才能像核聚变一样爆发出竞争力。”文质彬彬的南门代表团代表林建华加重了语气,“一味要政策扶持,寻求更多补贴的企业不能走得长远,只有自抓问题、培育企业内生力才能进入‘蓝海’经济阶段。”他的这番话得到其他代表的点头认同。“如何突破转型升级的瓶颈?品牌!”白云代表团代表陈沛然建议,海曙要在引导品牌经济上下功夫,要支持品牌经济的培育工作,企业要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鼓楼代表团代表李峥艳则发掘区域经济发展的亮点———历史老城区丰厚的文化积淀:“海曙坐拥7条历史街区、无数文化典故,这些都是其他县市区无法比拟且无可复制的。”她建议,海曙可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游客在海曙停留一天还是两天,其经济效益大相径庭。若能把海曙的各个文化点串成一条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把人留住,就能带动住宿、餐饮等多个消费点”;同时还要推广民俗旅游,“老字号、非遗在当下未必适销对路,但它对发展文化产业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江水暖鸭先知。“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能快速做出反应,但我们跟进的政策却相对滞后。”列席座谈会的张宁辉副区长认真记着每位代表的建议,坦诚目前政府工作的不足,并表示今后“要强化政策扶持,着力从落实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上下功夫;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在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上下功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多从企业需求的便利来考虑问题,少从管理的便利来出台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