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黄合 海曙记者站毛一波 通讯员欧阳媛斐)如果一个小区的居民,急需某种志愿服务资源,怎么办?如果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希望就近投身志愿服务,怎么办?通过将志愿服务的组织架构触角延伸到街道、社区,这些问题便有了探索性的解答。
日前,海曙区西门街道率先成立街道级的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下设包括辖区企业、社区在内的30个志愿服务工作站,将志愿服务的组织架构网络延伸到家门口。预计今后在甬城,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将带着常态化的服务模式在社区“落户”。
据该街道的团工委书记介绍,从原先散落在社区、企业里的“志愿服务队”到目前的“志愿服务站”,改变的是一个字,但背后是基层志愿服务资源平台的大整合———辖区企业有志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年轻人,能够根据业务特长,给附近居民提供日常维修、保健按摩等服务;社区里一些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也能发挥个人特色,就近提供法律咨询、摄影、剪发等志愿服务。
“就近”,是此次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另一个相关的关键词。志愿服务的对象,大多是集中于社区的弱势群体;在社区“就近”提供服务,正是让志愿者的时间、空间成本有了较大的精简,提高了志愿服务“点对点”对接的可能性。
海曙团区委书记张明表示,街道、社区设立类似的志愿服务组织架构,体现了政府层面对志愿服务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更好地规范管理相关志愿活动,促进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类似的经验,将在全区推广,到年底基本做到全区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