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防办、海曙区人防办近日在段塘街道联合举办了一场“平安是福·防空防灾文化宣传活动”。活动以文艺晚会的形式,让广大社区居民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胡建华 陈栋摄)
本报讯(记者黄合 海曙记者站毛一波 许玉芬)昨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海曙区南门街道郎官社区,记者见到了一支由居民自发组建成立的“防灾减灾”志愿团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安全要靠自己来保护。
郎官社区是典型的老小区,现有住户4200户,房屋陈旧老化,超市、餐饮店和小店众多,车辆多且社区内有三条单行线,易发居民楼、老建筑等火灾事故和建筑物倒塌、车辆交通等安全事故;尤其是假山巷81号、郎官西弄45-47号、郎官西弄48号、郎官西弄50-53号几个低洼路段,遇上台风天就进水,十分容易引发灾害。
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防灾减灾,共同守卫生命财产安全?5年前,居民杨如军和何宁三一道,招募同社区热心居民组建“防灾减灾”应急小分队,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应急逃生技能。
“其实,懂些基本的安全常识,我们就可以自己保护自己的安全。”据杨如军回忆,在去年“海葵”来临之时,社区沿河近百米的住房里,因为城市内涝,水位超过了小腿。对此,这支志愿团队一家家上门劝导,让居民赶紧撤离到居委会,帮着搬离近地面的家用电器;同时,挨家挨户发放漂白粉进行消毒,告知他们如何进行消毒的方法,以预防台风后的疾病发生。
现在,在社区应急物资储藏室里,探照灯、逃生应急包、灭火器、安全帽等物资一应俱全;在每个楼道口,还有应急避难的防灾减灾逃生线路分布图。在社区组织绘制的社区灾害风险地图上,明确标注避灾点、避灾广场、避灾物资储备室、社区的危房、低洼地区等,以减少各种安全隐患。
“别看只是小小的知识普及、应急演练,这些信息在关键时刻特别管用。”据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胡微微介绍,在这个志愿团队的引领下,目前整个小区的“防灾减灾”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去年,家住郎官西弄的5岁孩子龙龙,在家中煤气泄漏后,冷静拨打电话求救,为妈妈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据悉,作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较为频繁的地区,近年来我市日益重视防灾减灾机制建设。仅海曙区就已成立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0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个,省级气象减灾示范社区5个,初步建立起规范有序、运转有效的基层防灾减灾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