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高峰,江厦街道的交通志愿者在指挥交通。记者唐严摄
□记者徐叶 通讯员石奇峰
本报讯橘色打底,黄色反光条搭配,网状透气材质。昨天早上7点半,海曙江厦街中山东路交叉口4名交通志愿者统一穿上了新马甲。新装备由海曙交警大队设计,舒适度得到了提升,最关键的是背上留有一个卡槽,插入的纸卡上标注了志愿者所属的工作单位。“有压力,也有动力。”交通志愿者对服务时“亮明身份”如是评价。
据介绍,从今年3月起,我市不少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也加入到了交通文明志愿者队伍中,协助交警部门维持路口秩序。为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海曙区文明办、海曙交警大队联合推出了系列志愿者培训活动,这类新式马甲也是其中一种尝试。
“当交通志愿者仅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海曙交警大队社区中队石警官说,很多志愿者上岗后往往通过老带新或者个人摸索的方式来学习,对站位、指挥以及规范缺少统一的认识。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可能效果却差强人意。由此,才萌生了让这支交通志愿者队伍走专业化、品牌化道路的想法。
他说,改变首先从着装开始。新马甲的设计征求了不少志愿者的意见,相比原先的红色棉质马甲,材质要轻很多,而且透气性也更好。“卡槽上标注了具体单位,这相当于引入了竞争机制。”他解释说,哪个机关单位的志愿者做得更专业更负责,过往的市民可都看在眼里。
穿上新马甲上路指挥的海曙江厦街道交通志愿者林琳坦言,今年3月以来她已参加了十几次志愿者服务,有3次是在江厦街这个路口。昨天早上,她以全新姿态又一次站到了路口。这“新”,不光是新式马甲,还有经过海曙交警系统培训后,她对交通志愿者工作的新认识,以及更多的责任感。
“以前,我的表现可能更多的是代表个人。”林琳说,现在就与街道工作人员的整体形象挂了钩,“如果自己在志愿者岗位上做得不到位,那么市民很容易就联想到了我们平常的工作态度。”
据了解,在警力不足的背景下,交通志愿者对城市交通文明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此次海曙交警联合海曙区文明办创新培训方式,推出新式马甲,已对交通志愿者形成了不小触动。若试点成功,将在海曙区做进一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