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厦街与中山东路口,划出了“行人等候区”。记者唐严摄
□记者徐叶 通讯员陆明光 周瑾 石奇峰
眼尖的市民不难发现,中心城区的几个路口近来有些不一样:不仅出现了行人过街安全岛、行人等候区,还有区分直行、左转的非机动车道……虽然细微,却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
据了解,这是交警部门在新增单行片区、设置“绿波带”、设计交通志愿者新马甲之后,推出的又一个举措:路口精细化管理,尽可能减少人车之间的相互干扰。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江厦街与中山东路交叉口,看到的是一个个醒目的大色块。蓝色的是行人过街迷你安全岛,它将斑马线隔成两段,行人可分两次安全过街。绿色块镶着黄边,位于斑马线两头,上书白色字“行人等候区”,很多市民都是第一次见到。而非机动车道,看起来有点像车行道,路面上竟然标注了各转向的箭头标志。“我觉得很实用,骑电动自行车的人就不会打架了。”市民郑先生说,自己之前就关注到了这些导向箭头,感觉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一个待遇了。
海曙交警大队胡杰副大队长介绍说,这些路口设施的优化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交警部门针对每个路口量身定制的。有些问题市民平常反映较多,却又很难自制。通过这样的精细化管理,人们就有更多的规范可遵循,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将得到进一步减少。“道路资源极为有限,得多角度挖掘疏堵保畅的潜力。”胡杰说,研究交通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来提高通行速率也是一个方面。
记者在路口发现,除了细化交通设施外,这个路口还融入了LED电子显示屏、语音提醒系统等元素,尤其是前者,将交通事故案例放到街头,通过身边人的悲剧警示路人。人们在等候红灯时,自然而然就接受了鲜活的交通安全知识。
目前,海曙区已对两个路口进行升级改造,市民普遍反映较好。现阶段,对两个路口增派警力与交通志愿者,以强化管理,待市民逐渐养成好习惯后,再向全市多个路口进行推广。
据介绍,单行片区优化的是片区路网循环,“绿波带”强化的是线性交通的效率,而路口设施细化就是在点上做文章。下一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将继续依照“域—片—线—点”的层次理念,从区域、片区、路段和节点等方面系统研究制定中心城区循环交通组织的规划方案,极力减少交通冲突点,以空间换取时间,不断提高通行效率。
新闻背景
今年3月初,我市交警部门公布了首批10条省级、14条市级重点整治道路,针对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等9类严重交通违法实行严管严查。
此次行动,将繁华商业区、学校和医院周边道路列入整治重点,通过加强路面常态严管、实施“叠加式”集中整治、开展“小分队”突击整治、科技监控系统抓拍等方式进行管理,尤以交通管理方面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为特色。
截至5月20日,共查处9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49万余起,其中机动车闯红灯18296起、路口违法穿插排队车辆4808起、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32738起、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53361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