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市民关切
有利于增强人大监督实效
今年以来,我市接连发生宁波牛奶集团“早产奶”问题和江东“格拉桥”面馆、绿姿蛋糕等食品中毒事件,广大市民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的呼声十分强烈。而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首次专题询问就聚焦食品安全,正是回应了市民关切。
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许多代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代表意识认真参加常委会组织的检查、暗访和视察活动,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要求,积极向常委会提出意见建议。
他说,专题询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种监督手段,是深化会议审议质量、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有力举措。专题询问通过面对面的问询应询、交流沟通,可以促进被询部门更加清晰地研究突出问题,更加自觉地回应社会关切,更加努力地加强和改进全市食品安全工作。
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陈秀忠对记者说:“代表发问直奔主题,很多问题都切中要害,这样的专题询问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市人大常委会代主任宋伟在总结专题询问时表示:“今天的专题询问会时间虽短,但形式新、内容实、互动效果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现场直击
食品安全事件
为何都是网上先曝光
检查中没发现吗?
宁波牛奶集团近来因接连曝光“早产奶”、大肠菌群和β-内酰胺酶严重超标、虚标生产日期等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屡次陷入公众争议之中。
为何网民先发现?
回溯事件处理过程,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建飞,认为“宁波在披露和处理问题上,确有一些瑕疵”,并向市食安办一口气提出了数个问题。郑建飞发问道:
为何去年8月抽检不合格时隔半年之后才通报?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为何半年以后由网民发现了之后才公布?
为何在这期间宁波牛奶集团还被评为全市食品安全整治百日行动的先进单位?市食安办明明发现了宁波奶的问题,却未启动调查,居然还把它评为先进集体,请问牛奶公司在百日行动中有何有效行动,先进单位的先进性何在?
宁波牛奶接连出现三次食品安全问题,都不是市食安办主动向社会通报,而是由市民来举报发现的,这又是为什么?
评价性抽检不公布
市食安办副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胡国权回答:
目前食品安全的检测分为监督性抽检和评价性抽检两种。评价性抽检不同于监督性抽检,只是一种风险监测,程序比较简单,只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执法和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不作为监督执法的依据,也不单独向社会发布信息。
接着对为何半年之后才公布作了解释:
去年乳制品评价性抽检是由市食安办委托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进行的,属于服务外包,这里面食安办对检测机构的监督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
我查了历年抽检的数据,宁波2009年鲜奶的合格率是77.42%,2010年是64.68%,2011年是86.05%,到去年是68.66%,所以我理解技术中心以为合格率与往年也没很大差异,所以按常规把检验结果在今年的1月30日才告知我们,这个告知确实迟了,主要的责任在我们食安办。而又因为这属于评价性抽检,往年惯例也是去年抽检结果今年发布。我们在评比先进时,确实还没有拿到这份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