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4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技术支撑、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抓好预防性、源头性工作,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机制,扎实推进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城乡社区(村)管理机制和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完善和创新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综合措施,在转型升级中优化外来人口结构。
43.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和分类指导,建立直接登记和备案登记相结合的新型登记模式,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浙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4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涉恐涉暴活动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完善互联网应用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深化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不断完善专群结合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
十三、完善建设美丽浙江体制机制
45.完善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机制。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能区划,划定并严守森林、湿地、物种等生态红线,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管理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完善全面改善农村环境体制机制,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46.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严格实行各种资源税费制度,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车船税征收机制。建立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健全林业资源、湿地和土壤资源、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保护管理机制。加快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积极开展碳排放权和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健全生态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补偿标准,进一步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
47.健全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落实中央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改革举措。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评机制。推广区域、流域和近岸海域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完善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和跨区域综合治理机制,全面实行“河长制”。创新区域、流域环境管理考核模式,强化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考核、环境空气质量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完善农业面源污染减排和治理机制,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机制。
48.完善发展生态经济的激励机制。健全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健全环保信用等级评价制度,探索绿色企业信贷倾斜、优先发行地方债券等制度,建立节能环保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快生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