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风韵
【见证者说】
第一任海曙区文化馆馆长沈瑞龙:文化事业要发展,要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必须走改革之路。
1993年文化馆职工陈子丰:文化体制改革让我骑上了单位配发的轻骑,这在当时是件时髦事。
【回眸30年】
海曙拥有1190年的历史,底蕴丰厚。宁波的八大历史街区,七个就在海曙区。从2005年开始,海曙区海曙区充分运用社会资本、社会力量,探索历史文化遗产多元保护机制,对历史街区实施有机更新,让老街区焕发青春活力。
群众文化是海曙的另一块活招牌。从1993年开始,海曙文化馆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率先与财政脱钩、自负盈亏。同时,海曙通过“送文化”、“建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形成了一个具有海曙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
【时间印记】
对现年61岁的金海燕来说,每天晚上在月湖边和一群老姐妹跳跳舞,既是一种生活享受,也是锻炼身体。“30年前跳舞?想都不敢想,那时候跳舞还要找人开后门呢。”金阿姨口中的“开后门”说的是,当时没有跳舞场地,想跳舞也只能去只对内部人员开放的工人宫。
和金海燕有着同样记忆的沈瑞龙,在那年他刚刚走上第一任海曙区文化馆馆长的岗位。经费拮据、人员不足、文化产品单一、文化活动单调,这一切都提醒着他海曙的文化事业百废待兴。果然,在他创办第一家营业性舞厅时,“三星”这个名字一下子在宁波热闹起来,水泄不通的走道、人满为患的舞池,无一不显示着人们对文化活动的渴求。
然而,没有一定的经济作后盾,群众文化事业要发展要繁荣,只能画饼充饥。在焦虑地寻找出路的过程中,海曙的文化事业终于在1993年迎来了第一次改革。这一年,文化人从“政府人”转变为“社会人”、从财政“养人”转为“养事”、从政府“办文化”转为“管文化”。从此,海曙区文化馆成为省内首家自主提出与财政脱钩、自负盈亏、不吃“皇粮”的文化馆。这也为之后的两次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馆活了,群众文化也就火了。由文化馆每年举办的各类群文活动达到上百次,群众自发组织的基层文艺团队多达百余个。白云庄社区的百灵鸟合唱团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改革中茁壮成长起来,合唱团团长张宁生说:“虽然是业余的,但是政府很支持我们,街道为我们提供排练场所和演出服饰,文化馆还安排了专门的老师指导,我们唱歌很享受。”
然而,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海曙人,对文化的需求不满足于此。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成了海曙文化事业中又一项重要命题。从2005年开始,海曙区对历史街区实施改造。2010年,“月湖盛园”成为国内首个以江南院落为蓝本打造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南塘老街2012年1月全新亮相,被打造成以“老字号”为主体的餐饮和文化产业一条街。2013年,鼓楼沿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后,着力于展示她独有的“非遗”魅力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格调。
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一道道实实在在看得到的“风景”。吴健立是个老宁波,住在海曙有50多年了。“年轻人都陆陆续续搬到江东、鄞州去住了,我们老人家还是喜欢住在海曙,这里更有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他说,这两年来,海曙能走能看的地方多了。现在一到节假日,他都会带着孩子去南塘老街尝一尝地道的“宁波味”或者去鼓楼看一看民俗活动。
如今,海曙的文化更是插上了时尚的翅膀。今年5月,命名为“启运86”的宁波微电影主题文化产业园将破茧而出,这也是浙江省第一个以微电影为主题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启运路86号的变身,得益于海曙对文化产业的扶持。”现任文广局局长陈建东说,近年来,海曙充分发挥辖区文化资源优势和各类民间资本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现在,海曙已经走出了一条多元化推进城区文化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