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政务微博的粉丝在哪里
“政务微博新观察”系列网评之三:
安传香
这两年,舆论传播领域最热的词当属“微博”了。数以亿计的网民注册,“草根”、“精英”均在这里表达。政府部门也理所当然地介入这个“新新媒体”之中。
从最初战战兢兢地被“推”着走,到后来积极主动地“追”着走,从疲于应对,到渐显从容,政务微博在摸爬滚打中迎来第三个年头。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的政务微博已约8万个。
然而,要想在微博这个开放式平台上有所作为,绝不是安个营扎个寨就能实现。政务微博要想对执政活动产生效力,就要具备影响力,离不开网民“加关注”。虽然政务微博不能以粉丝数量“论英雄”,但无人关注无异于自言自语。一方面,粉丝多了,政府的声音传递得快传播得广;另一方面,粉丝的“围观”“挑刺”,也是政府部门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助力和压力。
那么,政务微博的粉丝在哪里?
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的一个突出困惑,就是不少政府部门拿不准在微博上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一位专门研究政务微博的专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可分两个层面:在平常状态“风平浪静”时,应结合自身的工作,谈谈发展举措,说说民生话题,不必天天发声,也不要长期“休眠”;在热点事件“波涛汹涌”时,要敢于直面问题,及时回应关切,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能检验政务微博的成色,展现政务微博的功力。此言有理,真诚的态度、积极的作为和货真价实的内容,这样的政务微博网民自然会“粉”。
政务微博不仅是单向的信息发布,重在与网民互动。自媒体上每天都会有新鲜事发生,“粉丝”们是带着想法、态度、诉求和情绪来的,尤其对那些理性的表达和渴望解决问题的呼吁,能够给予热情真诚的回应,自然会取得他们的信任。在互动中发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在互动中增进理解,才能达成共识。互动所影响的,不仅是政务微博的内容,也是政府的工作模式、工作作风。
微博提供的是一个平等对话的网络平台,无论“大人物”还2是“小人物”,都不可凭靠现实中的“身份标签”去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政务微博作为海量微博用户中的一员,面对云云微众,还要放下身段说话,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卖个萌”,“小清新”一把,同样的信息,不同的表达,会有不同的效果。
当然,贾府的焦大无论如何都不会爱上林黛玉。微博上的粉丝是多元的,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粉”你,政务微博也不必刻意求“关注”,要紧的是真诚善待那些真正关心政务、期待改革发展、确有待解问题的“微友”,哪怕他们的情绪和表达暂时过激了些。这样,政务微博就能找到自己应该有的粉丝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