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鞋也称布底鞋。早年,除了雨雪天气,宁波人一年四季都穿布鞋。春秋两季有单鞋,冬季有棉鞋,甚至夏天也有系带的布凉鞋。从款式上来分,有圆口的,方口的,也有元宝口的;从鞋底上分,有刮底的,也有毛边底的。无论哪一种布鞋,穿在脚上都觉得紧凑、平稳、舒适,鞋底软硬适中,走路不会觉得脚疼。不过,做一双布鞋是极不容易的,要许多道工序:纳鞋底、做鞋帮、绱鞋、楦鞋等等,每一环节都得花气力,讲技巧。
做布鞋首先得纳鞋底,那双“千层底”是最耗时费力的。用的虽是旧布碎片,却也得拆、撕、洗、拼。先把洗净晾干的旧布依着“鞋样”一层一层叠起来,叠至一定厚度,用线缝缀固定。接着用预先搓拧好的麻线或棉线穿在针眼里开始缝缉鞋底。缝缉过程中少不了顶锥箍、带钩麻钻、木夹子等配套工具。针在鞋底上像钉子一样戳进去,然后再从另一面抽出来,抽到针脚的时候,这边还得用指摁一下,使其平实,这一针才算完成。遇到太实之处,常常会把针抽出来,伸到头发里擦几下,润一点油脂,然后再下针,用套在右手食指中的顶锥顶进去,再从另一面用两个指尖去捏,有时要咬着牙使劲好几次才拔出来,为此,手指头常用胶布缠着。为省力,必要时用木夹子夹住针拔出来。就这样千针进,万针出地密密缝缉。缝缉鞋底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缉出纹路走向,有人采用“绕圈”缉,从外到内一圈一圈盘环;也有人采用“对孔”缉,横着一行一行进行,下一针对准上一针的孔缝。不管哪一种缉法,都不能偷懒,缉好后都很美观结实。缝缉一双鞋底没有十天半月是完不成的。
做鞋帮之前,得先粘袼褙,找一两块木板,先刷上一层面糊,再在上面一块一块贴碎布料裱成厚片。晾干后,找来鞋帮“模样”,摁揿在上面,用笔或铅粉片照着画,画完一个,就移一下,需要几块就画几块,接着依着样子把它们一一剪下来。在剪下的鞋帮袼褙上粘贴上新的鞋面布料,用细针一针一针绣好边沿。大人穿的鞋面大多用黑色或素雅的面料,小孩的则以鲜艳好看为主,还要在四周缝缀一圈朱红色的布沿,使其美观一些。那张鞋帮的“模样”是很讲究的,得有做鞋经验的高手设计裁剪才行。
有了鞋底、鞋帮,接下来就是绱鞋。把鞋帮与鞋底儿组合到一起就叫绱鞋,这是制作布鞋最关键的一步,没个好手艺,鞋帮儿就会偏。鞋帮要依据脚的肥瘦、脚背的高低而定,绱鞋定位也要如此。鞋帮转弯之处必须打几个皱襞,否则是不能与鞋底边缘严密组合的。绱鞋有两种方法,一种叫“明绱”,另一种叫“暗绱”,前者易,后者难。绱一双普通的大人鞋,至少也得小半天,对于初绱者来说,时间会更长些。
鞋绱好了,还不能立马就穿,还得用鞋楦头楦鞋。楦鞋前,先得在鞋帮四周喷点水雾,使其“还潮”。接着用大小不一的楦头楦鞋,使鞋子里的空间膨大,便于脚穿进去。说到鞋楦头,也不是每户人家都有的,那么就要互相借用。试穿新鞋时,大多有点紧脚,前面穿足到头了,后跟也许还拉不上来,那么又要用到另一种工具———铜制的“鞋拔子”来帮忙了。(黄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