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感天地

    2014年11月27日 08:32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几年前已经有苏局仙老给我介绍过丁先生,现在,沙老再次提到并郑重的给我介绍丁先生。沙老还十分敬重少他15岁的丁先生,当时从全省来讲沙老已声名远扬,而丁先生知晓者甚微。沙老说,丁乙卯自幼酷爱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他初学二王,师法欧赵,旁及甲骨金文。碑帖兼取,各体涉猎广泛,尤对魏碑用工最深;从北魏造像碑拓中吸收精华,逐渐演变成其个人风格独特、面貌一新的书法。世称“丁魏体”而独步沪甬书坛。1937年他旅居上海创办海上第一家“丁氏书法馆”授徒传艺。还应邀多次在上海广播电台主持书法教育讲座,受教听众甚多影响广泛。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在上海开办书法馆培养出众多书法人才。1947年还编写出版《星华小楷》字帖,是国内出版较早的一本可供自学的正统书法字帖,一时轰动沪上,风扉全国,购学者众多。1963年因老朋友邀请,丁乙卯返回甬城继续设馆授艺,长期致力于书法教育。他在宁波上海两地传播知识,是宁波帮教育界文化传播者和艺术开拓者,且是长期设帐授徒为数不多的书家之一。他为人谦和,人品与书品皆有口碑,教书育人严格认真,是你们年轻人学习书法的好去处。沙老介绍到此,把话锋一转,希望我回宁波后可就近到丁乙卯处继续专心学习书法。因为有沙老的介绍,我才心有所向,并坚定了继续学习书法的决心,说明我确实与丁先生有缘,注定我要拜丁先生为师深造书艺了。

  于是,我第一次迈入了位于镇明路三支街25号的丁家,我因为是沙老介绍,在学习上被破例照顾,并特殊安排在每周三次下班后这一时间段去学,丁先生还亲笔书写一张学习卡盖上名章赠我。于是我每次下班骑车三十余里路到宁波丁氏书法馆,这样便开始了我慢长而艰辛的学书生涯。与丁先生结缘并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书法艺术知识,以后每一次在全省、全国获奖所取得的成绩,这一切应该归功于沙老的促成和帮助。

  也不知是为了介绍我给丁先生增添了麻烦,抑或在以后学书上的照顾而表示感谢,沙老专门给丁乙卯写了一幅立轴书法相赠。诚然嘱书、求书者甚多,但一般情况下沙老不曾轻易赠书,说明沙老与丁先生的书道友情非同一般。当年丁先生得沙老书法如获至宝而欣喜若狂,每每在众人一茬茬学弟面前陶醉的耀现一番。并把沙老书法托人精心装裱后挂在厅堂里给学弟们欣赏,并把这幅墨宝当作丁家镇宅之宝,在丁先生眼里,这幅书坛泰斗的墨宝比任何事物都贵重。因此,事隔二十多年,由于保护有加,两位老师也乘鹤西归多年,而这幅墨宝仍完美地留在丁氏学生家中,万世留芳。

  沙老的书法内容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是录宋鄞县令王安石的名诗《书湖阴先生壁》。全诗四句凡28个字,行楷。开头第一字沙老有意无意的将茅屋的“茅”字,写成丁乙卯名字的繁体“茆”,落款为乙卯正字,显然是专门赠书给丁乙卯的。全文大意是;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古人有在墙壁上题诗的习俗,有些题壁诗就眼前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些则直抒胸臆,这首诗属于前一类,写的是湖阴先生的住宅,却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湖阴先生是北宋隐士杨德逢的别号,他的住宅在金陵(今南京市)钟山半山上,叫“半山园”;王安石罢相后也住在钟山,跟他成了邻居,时有往来。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其时诗人62岁。

  沙老十分敬慕乡贤,尤对家乡鄞县令王安石的历史功绩赞评有加,每每在他的日志、诗书里流露。写这幅字时在赞赏王荊公的同时将湖阴喻意同为(鄞县)邻居的丁乙卯。丁乙卯长期致力于书法普及教育,培养了如中央电视台名人洪民生等众多优秀人才,颇受沙老好评,就有了沙老写的“花木成畦手自栽、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暗喻。

  第二是沙老对指导过的师长都非常关心和尊敬而亲如家人,其中晚清书法家张琴就是一例。

  张琴(公元1875年—1939年),谱名张昆高、字峄桐、号清鹤,晚号留叟,署名留斋。又名清鹤先生。清光绪元年出生于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县古林张家。《宁波府志》、《鄞县通志》内载:“其时,县城书法首推张琴。”他是开创一代书风的大家。诚然,寥寥数笔,然切中主题入木三分,高度概括一代书家张琴一生不凡的成就。而张琴就是沙老在中学时期的书法启蒙老师。因为有关张琴的生平历史知者甚少,这就给张琴与沙孟海的师生关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所以要了解他们情同父子的鱼水之情,同时要揭开张琴的历史。

  现在,张琴故居的旧宅尚存。建于清初老式墙门石柱上的浮雕人物,依然栩栩如生,似乎仍为张琴诉说着当年丰富的书法人生。晚清的古林张家时兴教育,张家虽然不大,当时只有几十户人家,但在这幢五间一弄的张宅内曾开办过私塾。凡稍微殷实的家庭,都将自已孩子及早送入私塾学习。张琴之家世代重文,虽不怎么富裕,然对文化教育十分重视,老早就把张琴兄弟俩送进私塾识字学习,使张琴自幼就接受王应麟《三字经》及新思想的启蒙教育,为其以后光彩的人生铺垫了优秀的知识基石,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本文来源: 海曙大观 责任编辑: 张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