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感天地

    2014年11月27日 08:32  海曙新闻网
    字号:TT

  张琴自幼秉承家教熟读经史,尤精国学与艺术。这里学风甚盛,镇内相继出现“一施二张”颇有名气的才子、后又成为甬上晚清文人四大家。(即施竹晨、张琴,张原炜、冯君木。)张琴自幼聪颖好学,弱冠考取贡生功名后,长期在湖北等地游。期间,兴办学堂,重视教育,培养国学人才。不管清政府的反对,貌然设帐授徒。他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敢于提出科举制的弊端,并身体力行,情愿一辈子不做官而不去参加进士科考。还屏弃“馆阁体”敢创新书风。辛亥革命后,随着滚滚的革命浪潮,他专心从教。返乡后被邀请创办本地教育,大力兴办崇本学堂,是宁波城乡最早创办学堂的学人之一。

  清宣统三年(1910),张琴又被邀请去省立第四中学(又名宁波府中学堂)执教国语兼任学监,三年后任监督(校长),履行校长之职,后又兼任鄞县各中学教师与校长。他在省立四中任职期间,积极推行新学与平等教育法。他曾经说过:“为师者应先以生为礼,若成就师者亦先做学生也”。为培养学生兴趣教育,他还率先在宁波城开办暑期课余兴趣培训班,成为教育界兴趣班的开创者。1919年暑期,张琴作为宁波教育界著名书法教育家,被邀请担任全市举办的暑期书法培训班讲师,教授中高年级书法理论与实际创作经验。当时,通告一出,全大市各校报名踊跃,不仅有学生还有教师,大家都是因张琴执教而慕名前去学习,后经校方择优录取。在这届首期培训班里,就有我国现代书法大师沙孟海等名人在学,沙孟海后又成为张琴的入室弟子,张琴亲自教授书法艺术。可以说是张琴一手造就了沙孟海成名前的扎实基础功底。张琴与沙孟海师生间情谊笃深,张琴悉心传授,沙孟海虚心好学,当时是一对一的教育,张琴不仅在教育上一丝不苟地给予全面辅导,还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学习较晚,张琴就拉着沙孟海同吃同住,彼此情同父子,令人羡慕。这些真情实感的历史,在师生或亲友间许多诗文言行中可以窥闻。

  “文革”后,笔者在美院学习时,沙老曾问起我家乡书法名人张琴及后代情况,当时,对此事我毫无准备,尤其对张琴后代不甚了解,一时令我十分窘迫。之后,我带着沙先生的委托,专程去宁波、无锡等地了解张琴后代情况。

  张琴共生有二子五女,今在宁波有其小女张芝音,她父亲作故后其兄张侗参加了革命,家道衰落后张芝音18岁出嫁项家,并把其母接到夫家侍奉终老,以此支持其兄安心革命、分担其兄赡养义务。张琴尙有惟一的孙女叫张必璀,原是小学教师。张必璀因丈夫1947年在职的上海外贸公司所有职员去台湾,“文革”中她被打成连通外国的女特务,受到严重的打击迫害,身心遭受极大损伤。无锡有张琴的小儿子叫张侗。张侗在三十年代末参加革命,抗日战争负过伤,解放战争渡过江,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军部处长及国防科工委第一试验部政委等职。但“文革”中也受到冲击隔离。由于国防科工委是由聂荣臻元帅直接领导下的我国二弹一星重要试制部门,因此,由聂帅亲自出马要人,才使张侗转危为安,免遭重大伤害。

  后来,我将张琴后人在“文革”中的遭遇,如实地向沙老汇报时,当时沙先生听后一直叹息,尤其当他听到其师张琴最疼爱的惟一孙女也遭受惨无人道的迫害时,我看到沙先生的双眼有些湿润。我可以猜想,当时沙先生的内心是充满自责与内疚,因为他同张琴师生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自认为后因战争、工作调动、失去联糸等原因没有照顾好老师与后人,而且在遭受严重迫害之后都不知情。1939年冬,一代书法大师张琴因积劳成疾而去世,沙孟海闻之十分伤心,不思饮食而痛哭三天,并挥泪撰写张琴碑记。沙孟海与张琴师生间的情深义重早在美院里传为美谈。

  沙老曾向我介绍过其师张琴书法,他说张琴所开创的新隶体在书坛早已声名远播,他不但冲破馆阁体的束缚,还不屑于生硬无趣的真楷木头体影响。张琴作为学者型书法家,学问渊博又兼擅诗文。不仅有深厚的国学涵养,又有广泛的新学知识;还有扎实的书法功底,更有很大的新书风创造力。他的书法可谓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是蜚声甬上的前辈名家。

  作为书法自然的书家,张琴是以个性成家而名重书坛,他的每一件书法作品既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他那种极具个性化的书法风格形式,不在于为后来者树立一种值得去仿效的伟大风格,而在于如何继承和创新问题,为后学者留下富于哲学意味的思考与启迪,为后者指出创新的意趣与目标。沙孟海作为张琴的弟子,他既未照本照抄老师张琴的书法字体,又未明显暴露出张琴个性书法的痕迹。而是探索张琴书法的精神元素———笔法与神韵;他是继承和追溯张琴雄博劲健书风最为杰出的一代书法大师。

  沙老曾对笔者说过,张琴是传统的守望者,又是超越时代的创新者,他是书家又是诗人,他是让传统如何重新鲜活在遍布生机和危机的20世纪初叶世界中。他的艺术超越传统笔墨的蕃篱,突破庸俗的思想羁绊,为民族艺术的求索创新树立了这个时代的榜样。

  
本文来源: 海曙大观 责任编辑: 张弛
分享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