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翼宪
清明宁波人有吃麻糍的习惯,因清明节包含寒食节,而麻糍就是寒食食品之一。
最初吃的麻糍,只有糯米麻糍一种,后来用刚出土的青蒿掺和在糯米麻糍中,就有了青麻糍;后来又有人用山上的乌饭树果实,榨汁掺和糯米后,制成的麻糍就叫黑饭麻糍。如今,糯米麻糍和青麻糍仍然可以看到吃到,而黑饭麻糍却成“稀有食品”了,目前只有在北仑的郭巨、峙头、上阳和春晓等地的山区里,还可以少量见到。黑饭麻糍是用乌饭树的果汁制作而成的。乌饭树又名南烛,古称染菽,属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多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生于山坡的灌木丛中,每年清明前果实成熟,呈黑紫色,味甜可食。不知始于什么年代,人们开始在阴历三月初三采集乌饭树果实,并榨汁浸糯米,然后煮成乌饭食用,以助阳补阴,明目壮肾,乌饭树这一树名由此而得。黑饭麻糍的制作方法,比制作其他麻糍复杂得多。首先要上山寻找和采摘乌饭树的果实。乌饭树不是所有山上都有的,所以要从这山寻到那山,找到黑饭树后,再将其果实摘下,放入箩筐,如一天不能采足,第二天还要再上山接着采摘。
将采摘来的乌饭树果实洗干净,榨成汁,另放一边待用。接下来把糯米(可掺和百分之十的粳米)淘干净,放进木桶内浸泡。再将浸泡过的糯米上蒸,待蒸气上升时,即将米饭倒入饭桶内。这时候,糯米还没有熟透,故叫“头次饭”,将其倒入饭桶后,趁热倒入乌饭树果汁并加盖密封,让米饭吸收水分。一刻钟左右后揭盖,这时白米饭已变成了黑米饭。
将这些黑米饭铲入饭蒸内再次上蒸,当蒸气再次上升时,糯米已经熟透,于是立马出蒸倒入石捣臼内搡。搡麻糍和搡年糕一样,需要两个人,一个人搡,另一个人翻,不让黑饭粘住臼底和砣碓。就这样越搡越韧,使黑饭逐渐成为柔韧的黑色糕团。
在快搡成时,另外几个人已在旁边的面板上撒好了一层松花粉,做好黑饭麻糍上面板的准备工作。当搡稠的麻糍一上面板,立即将其擀成薄薄的一大块,并在黑色的麻糍面上均匀地点缀一些红丝、绿丝和瓜子肉,使其“卖相”更加好看,再用刀分割成约20厘米见方的小块,然后将麻糍转移到背阴处晾干。黑饭麻糍是麻糍中佼佼者,这种黑色不是添加的色素,而是天然果实的本色,吃起来既香又甜,别有风味,味道好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