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今年3月,本报“帮办周刊”与市工商局联合推出“临保食品明示行动”。昨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634家大中型商超已建立起临保食品专区(柜),相关食品批发企业和小零售店也已陆续试点建立。
去年年底,省工商局出台规定,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应当建立临近保质期食品的销售管理制度,根据食品特性设立相对独立的销售区,并设置醒目标志告知消费者。但记者走访我市多家超市发现,除少数大型零售批发超市较为规范外,绝大部分超市没有做到明示。
3月21日,本报“帮办周刊”刊发《临保食品掀起你的盖头来》一文,并与市工商局联合推出“临保食品明示行动”。随后,本报连续刊文关注设立临保食品专柜的进展情况。
今年4月初,市工商局正式出台《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试行)》,在叫停目前许多超市卖场捆绑销售时遮挡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做法的同时,明确界定食品的临近保质期,并要求所有食品经营单位,尽到提醒义务,确保消费者在购买临保食品时明白消费。
记者又跟随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多次明察暗访,并刊发了《设专柜的多了诚意还不够》、《各大超市“临保食品明示”日趋规范》等数篇报道进行追踪,对明显操作不规范的商场、超市及时提醒,提出明确要求。
目前,全市634家大中型商超均建立起临保食品专区(柜)。
“接下来我们将向食品批发企业以及小零售店延伸。目前已在全市约10%的食品批发企业和部分便利店、示范店试点,以最大程度规范临保食品监管。”市工商局食品流通监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董小芳 易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