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庭苇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今天,我们不学孟姐姐的文艺腔,也不去台北,而是去中国渔村石浦镇,走吃货路线品海鲜。
石浦是一个小镇,有“浙洋中路重镇”的赞誉,位于宁波象山半岛南端,是浙江省小城镇改革试点镇。漫步石浦小镇,除了大街上浓重的鱼腥味,小镇的规划、经济、规模,都让你无法把它当做是一个小镇来看待。
或许,在很多人传统的观念里,吃海鲜多半都是夏季会比较多,又便宜,而且还可以随船出海捕鱼,享受海风吹拂的舒爽。这次来石浦,却把我的这个观念颠覆了,在石浦渔港古城的港城沧桑展示馆内,几个电子显示屏把石浦的春夏秋冬概括的清清楚楚:春踏沙滩、夏玩海钓、秋看开渔、冬品海鲜……
在冬品海鲜那块显示屏上,有一个介绍吸引了我,那就是“海鲜十六碗”。从石浦回来之后,专门在网上查了相关资料。
在过去,宁波的饮食文化中讲究“筵席菜”的礼仪化,看来客的身份分等级定菜谱,十六碗在当时是招待贵宾的上等菜谱。饮食文化历经千年,发展至今,随早已不会再按照来宾等级定菜谱,但“十六碗”作为渔家文化的好客之道,便流传了下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十六碗的菜谱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今我们见到的是通过老百姓和专家评审,从二十六道代表象山的海鲜菜肴中评选出来并定名的。
吃海鲜讲究的就是个地道、鲜活,石浦的“海鲜十六碗”不但延续着这个亘古不变的传统,而在烹饪手法上,以炒、炸、蒸等技法见长,做到因材施技、口味多变而鲜味不失。
生泡银蚶是“十六碗”中的第一道冷菜。银蚶,个大壳薄肉厚,肉质极嫩,为保其生鲜,当地人不用任何调味品去烹饪,而是取用粗铅丝篓,把银蚶置于其中,放进沸水锅中反复摇动篓子,至到蚶烫熟。品尝时,按个人口味蘸上拌入葱、姜、蒜、麻油的酱油或清蘸醋,细细咀嚼,贝肉的鲜味在唾液滤去佐料之后,鲜渗出来,真所谓透鲜透鲜。关于银蚶的吃法,历代文人也不惜笔墨重描之。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特别记载:“蚶有三吃法:用热水喷之半熟,去盖、加酒、秋油醉之;或用鸡汤滚熟,去盖入汤;或全去其盖作羹亦可,但宜速起,迟则肉枯。”如今象山银蚶仍然保持着这种烹调方法,多变的技法、多样的口味,不变的鲜味。
海鲜十六碗,分为4道冷菜和12道热菜,道道色香味俱全,道道赏心悦目。
当你坐在海鲜街,观海听风豪嚼这美味的时候,你一定没有想到,眼前诱人的菜色不仅中“看”、中“吃”,还中“听”。
“轻舞软肢逐浪游,海边夜夜望潮头;飞来海马擒将去,八足捧头作珍馐。”这描述的就是“十六碗”中“红烧望潮”,“八足捧头作珍馐”正是对烹熟后,望潮球形身躯配上卷曲触脚的形象刻画。望潮,又名短腿蛸、短脚章、短爪章,相较于章鱼、墨鱼,触脚短了些,因此关于它的传说,还颇具喜感。说望潮曾和墨鱼一样有八条长足,因贪懒贪睡,没有及时和墨鱼游往温暖的南方,被困海滩泥洞中,饥饿难捱吃了自己的八足,只剩下光溜溜的体腔。所以沿海渔民还流传着“九月九,望潮吃脚手”的谚语。席间听着这生动的传说,低头望桌上大头短触的红烧望潮,你是不是也会“扑哧”笑出声来。
关于这样的诗话、传说每道菜里几乎都有,传说“鲜呛咸蟹”和“渔家白蟹”的主料梭子蟹还是天上织女的梭子掉入海中变的。
如今“十六碗”不单配有一诗一传说,还把歌舞融入其中,发展成一菜一诗一歌一舞一传说。食客在享受海鲜大餐的同时,又享受了一次别样的文化盛宴。而这些被重新发掘创新、考证复原的民俗,不仅把象山石浦的海鲜送出了象山港,而且把当地的渔文化一并送了出去。到如今,“十六碗”早已“鲜”名过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