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给人的感觉过于严肃,不太喜欢交流。”大一学生小夏对记者说,平时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给妈妈打电话求助。
小勇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在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向父亲求助,因为他认为“爸爸处事能力比较强”。但问起平时与谁较亲时,他选择了“妈妈”,“妈妈更关心我的起居生活,交流起来更方便。”
“平时都是妈妈在管我的事情,爸爸只会问我一句最近成绩怎么样。”小华说,时间久了,他也不知道除了成绩还能跟父亲说什么。
爸爸说
除了问学习不知和孩子说什么
说起自己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市民邵先生告诉记者,他感觉很受伤。
邵先生有一个女儿,平时孩子跟妈妈感情好,他平时工作忙,在家里一般都是扮“黑脸”,只管督促女儿的学习,很少沟通感情。
“有一次,她在学校犯了错,后来班主任联系了家长。我也很想跟她沟通,但是很多话都不知道怎么说。后来是孩子的妈妈跟她去谈的。她们谈完以后,她妈偷偷跟我说,女儿让她千万不要跟我说这件事。”这件事让邵先生很受触动。
老葛和邵先生一样的处境,“加强沟通我也懂,有时候也想好好跟孩子聊聊天,说说家常,不仅孩子感觉怪怪的,我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专家观点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不可替代
“父亲与孩子的沟通问题,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普遍存在。”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晓红分析造成沟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中国自古以来都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父亲的传统形象是一种社会责任,这会让孩子觉得父亲严肃,难以沟通;
第二,父亲要在外拼命工作养家糊口,在时间的分配上很难顾及到与子女相处沟通的问题。
其实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是母亲不能替代的,特别是男孩子,爸爸的严格要求会使男孩学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学会承担责任;另外在沟通方面,父亲的逻辑思维相对较强一些,更偏向于用理性思维思考问题。
要想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要理解尊重孩子,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告诉孩子,学会倾听。
当孩子处于一种焦躁压抑的情绪中时,适当地给予拥抱,用柔和的语气表达一种支持和理解,父子之间、母女之间要多沟通,学会用拥抱、耳语等方式进行较为亲密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