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卢科霞)咚!咚!“阿姨,您在家吗?”每天的几声敲门,几句问候,守护着望春街道徐家漕社区独居、空巢老人的平安。
昨天下午,在2012年海曙区“十好”社区社会组织表彰会上,62岁的周蔚文走上了领奖台。
“其实,我们也没做什么,就是每天去敲敲独居老人家的门,跟他们聊聊天,有啥头痛脑热的,要送医院,就搭把手。老人们说我们像‘及时雨’,于是我们这个组织就叫‘及时雨’了。”作为徐家漕社区“及时雨”就医陪护队的负责人,周蔚文和另外9位社区社会组织代表同大家分享了各自的服务经验。
“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名’。”今年72岁的周惠康也是“及时雨”就医陪护队的成员之一,身高超过1.8米,看上去身体健朗。他向记者展示了随身带的一个文件夹,里面记载着关爱小区45户独居老人的资料。他说,和这45位老人都碰个面,是他每天的必修课。
“基本是每天7点半左右出门,因为这个时间段是老人外出活动的高峰期。”周惠康告诉记者,45位独居老人,要做到“一个也不少”地会面,起码得2个小时。“如果上午没遇到,下午出门会多留个心眼,向周围邻居打听打听;如果下午还是没碰到,晚上是一定要去敲门。看看老人有没有在家,是不是遇到什么状况了。”
如果队员临时有事,也可以委托别的队员去敲门。上个月,周蔚文就接到过别的队员委托的任务。“有位老婆婆,没跟子女住在一起,80多岁了,身体有多种老毛病,队员委托我‘敲门’时,特意嘱咐我一定要敲开门,见着人才行。”
那天,周蔚文敲了半天门,老人都没有开,也听不见有人应声。“会不会有什么事?”周蔚文马上赶到社区去拿老人家的钥匙。原来,子女也怕万一有什么事,事先预留了一把钥匙在社区。
“打开门,看到她趴在阳台上,头磕出了血,就马上打的把她送到医院,再通知她的子女。”
周蔚文说,这样的事,他们经常遇到。“及时雨”就医陪护队从2009年成立至今,队员已发展到10余人,看护着社区内几百位独居、空巢老人。他们学过急救知识,还有专业装备,如担架、推车、轮椅等。
周蔚文说:“我们也是老人,但能帮助到比我们更老的老人,觉得很开心,仿佛又变年轻了。”
负责社区民政工作的社工小赵告诉记者,徐家漕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979位,其中独居老人有220位。周惠康、周蔚文这样的热心居民像是社区工作者的眼睛和耳朵,谁家里有生活变化、突发困难,他们往往能第一时间知晓,然后迅速反馈给社区,及时处理。
|